資誠團隊 200天完成高難度任務 帶動旺旺市值暴增20億美元
作者: 媒體報導 日期: 2008-04-08 00:00
一般來說,一件單純上市案件,大約需要花費9個月的時間進行整理和規畫,但旺旺從新加坡下市,重新在香港上市,只花了200天, 資誠就是靠著各地的整合優勢,以及內部團隊運作的力量,才能達成這個高難度的任務。
旺旺控股從新加坡上市轉往香港掛牌,負責該案會計事務的資誠會計事務所(PWC)從新加坡下市、分拆非核心事業、整合各地會計準則到重新香港上市,只花了2百天,便完成這個高複雜度的案子,不僅比一般正常上市的時間還要短,更帶動旺旺的市值從原本的30億美元,暴增至51億美元,若以今日掛牌價來計算,本益比也從原本的1 7倍,提高至26倍。
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表示,完整的會計整合優勢,以及動員超過1百多名相關人員,挾著完整豐富經驗與團隊運作,才能在關鍵的200天內,完成這個高難度的任務。
案子複雜度高 整合是大工程
旺旺重新在香港上市,不僅是兩岸食品業都高度關注,更是香港聯交所的大事,主要係這是近年來第一起具規模的知名企業,要從新加坡下市,再轉往香港上市的案例,包括兩岸三地、新加坡都在看,聯交所更把旺旺這個案子視為指標性,讓負責會計事務的資誠有著相當大的壓力。
薛明玲指出,資誠是在旺旺公告要從新加坡下市前,就已經前往提案爭取合作的可能性;薛明玲回想,當時一接到這個案子,兩岸三地和新加坡立刻找齊相關人員,組成一個專業團隊,在飛往上海的旺旺總部前,列出旺旺未來從新加坡上市、到香港上市的過程中,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,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案,甚至還一一排出時程,第一時間就說服旺旺,成為該案的會計事務團隊。
負責主導旺旺上市會計業務的普華永道合夥人柯鎮洪分析,旺旺當初在新加坡上市時,面臨到許多的問題,這包括投資業務多元化,旺旺從食品飲料,一路擴張至醫院、飯店與地產,引發投資人的不同看法,甚至一度造成旺旺在新加坡的股價大跌;旺旺控股公司主席蔡衍明就指出,當時投資醫院的消息一出,市值立刻掉了4億美元,讓他驚覺,應該切割出核心事業,才能凸顯經營價值。
再者,新加坡的市場交投清淡,通流性偏低,為此旺旺開始認真思考切割非核心業務,惟擔心切割過程會造成股價大幅波動,再加上旺旺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,因此決定在新加坡下市後進行整併,再重新於香港上市。
薛明玲指出,企業選擇上市的地點的考量有三,第一是募得長期性的資金,第二是本益比能否凸顯企業的經營價值,第三則是股市的流通性;旺旺是以中國大陸市場為發展基地的內需型食品公司,基於上市地考量,以及知名度的提升,香港自然成為旺旺募集資金最好的資本市場。
事實上,旺旺案子的複雜度高,主要係牽涉到的各地會計準則都不同,這包括中國、香港、台灣與新加坡,如何把不同的制度再整合到相同的標準中,是一個大工程。柯鎮洪表示,要先找出各地會計制度的差異點,再重新整理成為符合新標準的制度,需要強而有力的人才資源做為配合,而這正是資誠的重要資產。
除了專業知識外,旺旺在中國有130家子公司、65家銷售公司,在台灣、開曼島等地還有21家相關公司,由於旺旺要切割非核心事業, 資誠光是盤點這些公司的情況、等待審批等作業,就動員超過100人,完全得依賴資誠在中國大陸12個辦公室的資源,也凸顯了資誠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優勢。
不僅如此,當初旺旺在新加坡下市時,向銀行借貸了8億美元買回自家股票,當然希望能盡早重新上市籌資,時間緊迫更是最大的挑戰,在高度濃縮的時間內,完成整個查核、整併的作業,相關人員忙到翻掉,幾乎是要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。
整合優勢及團隊運作 順利完成高難度任務
柯鎮洪強調,一般來說,平時一件單純上市案件,大約需要花費9 個月的時間進行整理和規畫,但旺旺從新加坡下市後,重新在香港上市,只短短花了200天,不到7個月的時間就完成,資誠就是靠著在各地的整合優勢,以及內部團隊運作的力量,才能達成這個高難度的任務。
經過資誠的整理,重新上市的旺旺,其經營價值更是大幅被凸顯出來,根據統計,旺旺在新加坡上市時,平均本益比約是17倍,旺旺當時為了進行私有化下市,以本益比24倍的價格買回,直到現在赴香港上市,若以上市價3港元來計算,本益比又拉高到26倍。
在市值表現方面,旺旺在新加坡上市時,市值約為30億美元,現在若以上市價3港元來計算,旺旺的市值約51億元,大幅增加了21億元,顯示切割出核心事業的經營價值。
柯鎮洪認為,資誠在兩岸地的經驗十分豐富,是能迅速幫旺旺找到解決方案的重要關鍵;事實上,之前統一企業切割中國大陸的速食麵與飲料事業在香港掛牌,也是找來資誠負責會計事務,讓統一在香港掛牌十分順利,據了解,連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私底下,也親自向旺旺的財務人員,大力推薦資誠,分享之前成功的經驗。
如今資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高難度的任務,蔡衍明也對資誠都讚不絕口,還下了一個結論:「資誠真的做得很好,大家都應該找資誠。」無疑給了資誠團隊最大的鼓勵。
【工商時報出/陳彥淳】